夜運動,嗨翻夜淮安
羽毛球、廣場舞、騎行、皮劃艇……夜幕降臨,運河之畔的淮安,一派活力滿滿的景象。公園、廣場、健身中心,人們走出家門,進行各式各樣的健身活動鍛煉身體,感受生活的樂趣。“夜運動”在豐富市民業(yè)余生活的同時,也拉動了市場消費,為城市增添了新的活力。
體育場館 人氣爆棚
“人太多,我們在這排隊呢!蓖砩6點,市全民健身中心羽毛球館門前排起了長隊。16歲的羽毛球愛好者張文博告訴記者,暑假期間他幾乎每天都來這里打羽毛球,有時來遲了,場館里沒有空位,他就會坐在門口等一會兒。
“天天爆滿!天氣熱了之后明顯感覺到來運動的人多了。”市全民健身中心綜合部工作人員陸海妹說,該中心每天開放至晚上9點。為了給前來運動的市民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中心一樓大廳設有愛心站點,預備了一些防暑降溫和預防運動受傷的藥品。
“每天下午4點開始,來運動的人就多了。”市體育中心負責人孫燕也有同樣感受。她介紹,市體育中心現(xiàn)有游泳館、網(wǎng)球館、羽毛球館、籃球館等運動場館,設施比較齊全。同時,考慮到不同年齡層次市民的運動鍛煉需求,該中心還細分了運動區(qū)域,老年運動區(qū)域擺放了健身器材和乒乓球桌,兒童運動區(qū)域則配備了一個大型兒童樂園!巴砩献顭狒[的就是兒童樂園,其次是游泳館。”孫燕說,不少市民辦理了游泳館年卡,盡情享受在水中暢游的快樂。
家門口的“健身房” 格外熱鬧
“好球,漂亮!”晚飯后,清江浦區(qū)威;▓@小區(qū)附近的露天籃球場上,籃球愛好者們肆意揮灑汗水!鞍滋旃ぷ髅,晚上到家附近的球場打打球、出出汗,方便又愜意,一天的疲憊都消失了!闭诖蚯虻睦詈崎_心地說。
同一時間,大運河文化廣場“口袋公園”里,正在運動鍛煉的老人們成了夜晚的另一道風景。公園里,伸背器、健騎機、仰臥起坐板等各類健身器材一應俱全。居民李阿姨高興地說:“自從家門口有了這個‘口袋公園’,我們老年人多了一個鍛煉身體的好地方,大家都很開心。”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近年來,我市建成各級各類體育公園200個,健身步道950公里。每當夜幕降臨,這些地方就成了城市的“活力地帶”,充滿歡聲笑語。據(jù)統(tǒng)計,截至目前,我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4.01平方米。此外,市相關部門正積極引導具備條件的學校、機關和企事業(yè)單位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有序向社會開放。同時,培養(yǎng)各級各類社會體育指導員2萬余名,在全市3545個晨、晚練點開展志愿服務,滿足群眾就近鍛煉、家門口健身、科學健身的需求。
綠色低碳 引領運動新風尚
夜幕下,穿城而過的運河流光溢彩。岸邊綠道上,一個個“夜騎人”騎著自行車飛馳而過,英姿颯爽。
“運河綠道上修建了適合騎行的鋪裝路面,騎行比較安全!迸c好友相約從里運河龍首灣驛站出發(fā)的夜騎愛好者桂鵬說,用騎行的方式游覽里運河,能夠更深地感受騎行的魅力,并且是對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一種踐行和倡導。
近年來,依托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優(yōu)勢,槳板、皮劃艇等水上運動項目在我市逐漸興起,走進尋常百姓家。每逢傍晚時分,里運河龍首灣驛站附近就會有不少市民,在專業(yè)教練員的帶領下體驗皮劃艇水上運動。
“五顏六色的皮劃艇在河面上穿梭,成為這座城市新的亮麗風景。”龍首灣驛站負責人吳燕介紹,除此之外,龍首灣驛站依托里運河自然風光,設有“淮安書房”閱讀區(qū)、露營、“咖啡+甜點”交流空間等功能區(qū),吸引越來越多的市民前來體驗水上運動、觀光休閑。
淮安因運河而生、由運河而興。作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節(jié)點城市,我市正致力于打造國家水上(海上)國民休閑運動中心,積極推動全民健身戰(zhàn)略實施。近年來,馬拉松、運河龍舟賽、“行走大運河”全民健步走等一批具有淮安特色的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如火如荼開展,激發(fā)了群眾體育鍛煉的熱情,讓運動健身成為社會新風尚,更使得“同心向黨 悅動淮安”體育品牌成為這顆“運河明珠”的新名片。
■融媒體記者 何弦 高婷婷 周偉 金蘇 通訊員 孫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