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嘴大街:古韻悠長 盡顯文化之美
坐落于淮安區(qū)西北角的河下古鎮(zhèn),歷經歲月滄桑,依然保持著明清風貌,既有古老的韻味,也有現代的“煙火氣”。漕運興盛時期,河下古鎮(zhèn)商賈云集、繁華至極,僅街巷就有108條,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湖嘴大街了。
湖嘴大街全長1500米,是河下古鎮(zhèn)南北向的主要街道,也是蘇北地區(qū)現存的重要的明清古商業(yè)街。詩句“揚州千載繁華景,移在西湖嘴上頭”,描寫的就是明代中期湖嘴大街的景象。沿街有始建于唐代的千年古剎聞思寺,有秦舉人宅、吳鞠通中醫(yī)館等名人故宅,也有百年老字號王興懋醬園。
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河下古鎮(zhèn)的石板路上,整個古鎮(zhèn)便蘇醒過來。湖嘴大街作為古鎮(zhèn)的主要街道,早已熙熙攘攘。漫步在湖嘴大街,不時可以看到一些古色古香的店鋪。這些店鋪大多經營著傳統(tǒng)的手工藝品或地方特產,如刺繡、陶瓷、糕點等。店主都是當地的老手藝人,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傳承著祖輩的技藝,讓游客在品味美食、欣賞藝術品的同時,感受古鎮(zhèn)深厚的文化底蘊。隨著河下古鎮(zhèn)的火爆出圈,作為南北主要街道的湖嘴大街吸引了各式各樣的非遺小鋪、特色商店入駐,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文明相互交融,游客紛紛前來探訪。
“這里的古建筑古色古香,非常精致。”一位游客告訴記者,湖嘴大街的石板路很有歷史韻味,行走其上,仿佛穿越了時空。王光伯的《淮安河下志》中記載,乾隆時期的鹽商程丹林是鋪設石板路的倡導者。因為古鎮(zhèn)泥地崎嶇,不便于交通出行,他首先捐了八百兩白銀修了一條街,就是如今的湖嘴大街。在他的善舉引領下,河下商賈們紛紛響應,麻黃色的石板鋪滿了河下108條街巷。
老街緊偎古鎮(zhèn),在歷史積淀與文化傳承中占據一襲之地,留下了老淮安人最真切的回憶,寄托了最淳樸的鄉(xiāng)愁。這里不僅是一條老街,更是一個可以讓人深度體驗古代文化和生活的地方,悠久的歷史文化、精美的古建筑、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民俗風情都讓這條老街在歲月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融媒體記者 潘夢潔 劉志鈞 徐天魁,通 訊 員 張景國 孫銀鳳